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山西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欢迎您来到山西省金融服务平台!更多金融产品请关注“全国信易贷平台”
政策指引
 
从算盘珠子到云端数据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21 点击:46 分享按钮

在新疆戈壁的严寒中,邵志新裹着厚重的老棉袄,一丝不苟地拨动算盘珠、手工记录着一张张国库账表;在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的会议室内,蒋忠贵正和同事们激烈地讨论跨省异地电子缴税优化方案,要让便利化体现在纳税人申报纳税的每一个环节;在湖南省长沙市寂静的深夜里,李长坚面前的键盘“噼啪”作响,他伏在电脑前反复调试参数和代码,为新系统上线做着紧张的准备……这些“国库人”平凡的工作瞬间,汇聚成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40年的壮阔画卷。

国库是国家预算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办理国家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和库款支拨的专门机构。1985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明确由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至今已四十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银行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高效执行政府预算,全力支持财税金融改革,持续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便捷的国库服务。

从算盘珠子到云端数据,国库事业在变与不变中前行——变的是技术手段,不变的是“创新、传承、为民”的初心。近日,在与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多名国库干部交流过程中,《金融时报》记者深刻感受到了国库事业在时代变迁中的坚守与创新。

服务:国库账本里的民生温度

“国库无小事”,每一笔资金,都牵着民生冷暖。2017年,曾经的“国库老兵”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市分行支付结算科科长、四级调研员江旻接到一位七旬老人的求助:23000元国债遗失20年,自己想尽办法也没有找到。“我们翻遍尘封档案,发现老人的凭证被冒领,经过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最终帮老人追回损失。”江旻动情地说,“那一刻我明白,国库账本上的数字,不是冰冷的符号,那可能是老百姓的救命钱、养老钱。”

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国库处二级调研员蒋忠贵始终把“让百姓少跑腿”放在心上——推动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财政非税收入缴库、退税等业务全程电子化,实现相关业务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积极开展跨省异地电子缴税试点,让纳税人不用再“跨省奔波”,他被称为全省国库业务领域的“大拿”。

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国库处会计管理科科长魏潇则把“为民服务”聚焦在破解企业难题上。当听到部分外贸企业希望能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速度时,他立即和税务部门一起深入企业听“吐槽”、查“堵点”,多部门联动昼夜攻关,优化系统和流程,最终打通了关节。

2006年,湖南省承担了全国电子缴税试点重任。这项工作参与单位多、业务流程长,为了验证一个个流程的可行性,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国库处副处长李长坚带领团队常常夜以继日、通宵达旦。他还积极推动银行卡刷卡缴税模式,推广国库代收工会经费、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托收缴费等多项便民服务。如今,湖南省电子缴税率达到99.86%。

坚守:在极寒与高原之上铸就“国库磐石”

“国库资金是国家的血脉,一刻也不能断。”中国人民银行阿勒泰地区分行国库科四级主任科员邵志新的这句话,道出了边疆国库人的日常。

1992年,年仅19岁的邵志新怀揣着对金融事业的憧憬来到可可托海,在这个有着“中国寒极”之称的西北边陲小城开启了国库工作生涯。她回忆道:“那时手工记账,冬天呵气成霜,但我们从来不敢有一丝马虎。”可可托海的严寒,没有冻僵邵志新的热情,反而淬炼了她“戈壁胡杨”般坚韧的意志。

国库履职可在方寸之间,也可奔赴山海。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国库处国库核算科科长王木子把国库人的坚守延伸到雪域高原。2016年,当援藏的号角吹起,他毅然前往,去寻找又一段人生标尺。援藏期间,他结合西藏实际,引入安徽“会计辅助分析系统”,积极推广“代理库标准化体系”,显著提升了管理质效。他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至今激励着我。”

革新:用代码与数据撬动国库现代化

“技术是冰冷的,但将技术应用于服务民生便有了温度。”蒋忠贵这样形容他的工作理念。2010年,从支付结算岗位转战国库条线时,他还是个“技术小白”,却凭着一股倔强啃下技术的“硬骨头”,带领团队开发出“财政与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共享无纸化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财政支出业务电子化;推出“国库会计电子档案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会计档案保管无纸化,每年节约了大量经费。

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国库科科长潘奕君同样专注于技术研发,他以系统开发为抓手,用科技赋能国库数据挖掘,积极助力福建省国库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监管。在深入分析国库业务数据的基础上,他将大数据理念引入国库监管,牵头开发福建省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监管软件,将全省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非现场监管准确率提升至95%以上。

“我曾用一天的时间筛查了7900万条数据,同事们笑称我是‘行走的计算机’。”潘奕君笑着说。更让他感到自豪的是参与福建省国库数据隧道平台开发建设,“700余张结构复杂的国库业务数据表实现钩稽关联,全省21.3亿条国库数据统计汇总实现‘鼠标轻点秒出’,这就是‘数字赋能’的意义。”

江旻亲历了手工记账到国库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2005年,他参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设计,最终构建的参数体系实现了预算收入入库“零在途”。后来,江旻还结合苏州实际,主导设计了全国首批退税无纸化操作等一系列项目。2022年国家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江旻带领团队通过进一步优化系统功能,将退税时间由半天缩短至1小时,惠及了7.6万多家企业,涉及资金约747亿元。

魏潇致力于“指尖革命”,在全国率先实现三方协议网签和国库信息处理系统对账自动化。“我立足地方特色,主导开发的‘报表管理系统’、‘电子退库系统’均获当年国库最佳实践创新项目。”他深有感触地说:“每一笔精准核算,每一项政策落地,每一次创新突破,都连接着国计民生。”

锤炼:以过硬本领守护国库生命线

国库事业高质量发展,靠的是把繁琐的事做精做细,用严谨筑牢安全防线,用智慧破解业务难题,用情怀回应群众期待。

潘奕君被亲切地称为“小潘老师”,他以“懂数据、会代码”著称,长期坚持对计算机语言、大数据前沿知识的学习和储备。“我深切体会到国库工作涉及会计、计算机、财税等多个专业,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业务发展需要,成长为‘多边形战士’。”潘奕君表示,持续学习和思考不仅能够提升国库知识储备,更能不断锤炼业务能力。

近年来,苏州国库年办理业务近6200万笔,始终保持零差错,背后靠的就是精湛的业务能力。“刚从事国库工作时,先熟悉所有业务凭证;学习业务时,必追问‘这个环节出错会影响谁’;系统升级时,先思考‘怎么让风险降到最低’。”江旻表示,通过这些举措能让自己在每一次“较真”中,明白国库人的指尖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

传承:薪火相传,续写奋进篇章

传承是精神的延续、知识的沉淀和力量的凝聚,是事业发展的源动力。2025年8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以“薪火相传”为主题,组织开展“学习身边的国库榜样”宣讲活动,大家一起聆听先进典型事迹,感受文化传承伟力。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邹澜出席活动并强调了传承的重要性。

“独行快,众行远。”李长坚常对年轻同事说,“我也是师父带出来的。”无论是落实总行部署、奔赴各省支援系统上线,还是参与日常的业务培训,他都毫无保留地向身边的年轻同事传授经验。他表示:“国库事业是大家干出来的,国库的未来属于年轻人,能和大家共同成长进步是我最乐意做的事。”

“我时常督促年轻人要不断提升自我,既要精核算、通系统,也要懂财税、善研究,还要学管理、强表达。”魏潇努力打造“青年团队建设的‘国库样板’”,他带领的团队三人入选国家金库工程业务跟踪组,深度参与新系统的研讨与测试。

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原局长邵长年作为一名资深的国库干部,参与并见证了国库改革发展历程。他说:“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四十年来,国库业务处理完成了从手工到自动、从分散到集中的重大转变,服务质效得到了巨大提升,靠的就是一代代国库人一步一个脚印,勇于探索和奋斗。”

国库局青年骨干顾粲感慨道:“国库人致力于为民服务,为的是初心;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守做出不平凡的成绩,磨的是匠心;国库前辈们毫无保留地传授业务技能,为国库事业培养优秀的生力军,靠的是公心。青年人要带着这‘三颗心’,为推动国库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顾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四十载光辉历程,国库人始终如一执着坚守,危急关头忠诚担当,勇立潮头锐意进取。展望新时代壮丽征程,国库人将继续传承榜样精神,胸怀“国之大者”,共同谱写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新篇章。

“‘传承’的故事将会一直延续下去,各级国库干部将通过传承奉献精神、科学方法和先进文化,形成推动国库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局长王春桥表示。

责任编辑:袁浩
主办单位:山西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运营单位: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金融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3-2021 山西省金融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 晋ICP备19001058号 您是第27001490位访问本站的贵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