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揭示了9月份银行间外汇市场整体运行态势。
9月份,美国就业数据弱于预期,叠加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美元指数触底反弹,全月呈现先跌后涨态势。中美第四轮经贸磋商表态积极,人民币汇率升至年内新高,月末小幅震荡回调。
同时,境内外人民币汇差由正转负(离岸人民币弱于在岸人民币),9月中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岸价、离岸价实现“三价合一”,汇差偏离幅度整体维持低位。即期发起方上半月卖汇力量较强,月末开始转为买汇方向。
从交易量来看,9月份银行间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量1922.56亿美元,同比下降4.36%,降幅较上月持续缩窄;环比上升0.21%,较上月止跌回升。其中,人民币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量为1434.98亿美元,同比下降7.67%,环比上升5.49%,同比降幅主要来自即期波动率下降导致即期交易较为平淡。
人民币汇率升至年内新高
9月份,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升创年内新高,下半月震荡回调。
交易中心数据显示,9月初,伴随美元指数持续走弱,人民币汇率延续升值趋势,从7.15附近震荡走至7.11下方,最高达7.1019;期间,中美在马德里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双方表态积极,提振市场情绪。9月17日,在岸人民币汇率收于7.1056,创2024年11月以来新高,日成交价已处于中间价升值方向。9月下旬,受美元指数快速反弹影响,人民币汇率回调走弱,在7.11至7.13区间震荡整理。截至9月末,人民币汇率收于7.1186,全月升值0.17%;CFETS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报96.77,较上月升值0.21%。
9月份,境内外汇差由正转负,汇差偏离幅度总体维持低位。分阶段来看,9月上旬,汇差从38个基点逐步收窄至5个基点,整体维持低位,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处于在岸升值方向,随着偏离程度收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岸价、离岸价实现“三价合一”。9月下旬以来,随着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在岸贬值回调的幅度更大,境内外汇差转负。全月日均境内外汇差为-4个基点,其中,9月26日境内外汇差为-97个基点,为月内最大汇差。月末,CNH报7.1268,较8月末贬值0.06%。
人民币外汇期权交投平稳
9月份,人民币外汇期权交投平稳,日均成交63.18亿美元,环比上升8.37%。波动率方面,人民币对美元平价期权隐含波动率连续5个月下行,人民币对美元1M ATM隐含波动率自2.68%进一步下探至2.3%,为2024年8月以来新低。3M ATM隐含波动率同步自3.2%缓慢下行至2.78%。长期限1Y ATM隐含波动率基本持稳在4%附近,月末加速下跌至3.7%,触及2018年7月以来新低。
交易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1M 25D RR波动率于-0.475至-0.575%区间内窄幅整理,月末一度跌至-0.75%;6M 25D RR波动率全月维持负值,月末跌至-0.25%。离岸市场方面,1M ATM隐含波动率自3.245%下行至2.56%,下行幅度0.685%,1Y ATM隐含波动率下行至3.87%,触及2016年以来新低。1M 25D RR波动率维持-0.8%附近的相对低位,月底反弹后再次回落,收至-0.70%。
整体来看,分析人士表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实际波动率维持在2%以下,叠加目前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持稳,带动短端和中长端波动率持续下跌,人民币升值预期升温。
中短期限交易活跃
数据显示,交易量方面,9月份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投活跃,日均成交931.95亿美元,环比上升8.90%,交易增量主要来自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大型银行。从期限结构上看,TN、SN、1W等中短期限交易活跃,交易占比接近70%。
中美利差方面,9月初,美国最新就业数据全面走弱,市场对经济放缓的担忧疲软加剧,叠加美联储降息在即,10年期美债收益率持续走低,月中一度降至4.01%,创下年内新低。9月18日,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但议息会议基调淡化了激进宽松的可能性,市场对未来降息的路径预期变得谨慎,从而推动美债止跌反弹,10年期美债收益率逐步回升至4.2%附近。受此影响,10年期中美国债利差先升后降,月末收于-230个基点,较上月末走升9个基点,处于年内较高水平。
掉期点方面,1年期限掉期点月末收于-1322个基点,较上月末大幅上涨261个基点,续创近两年半以来新高。中短期限掉期点全面上行,1W、1M、3M月末收于-33个基点、-140个基点和-391个基点,较上月分别上涨5个基点、42个基点和51个基点。
责任编辑:袁浩